• 首頁
  • >
  • 校園動態
  • >
  •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「一中在邊城」新疆國家安全探索之旅

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「一中在邊城」新疆國家安全探索之旅

01/05/2025

為拓展學生視野,本校20位中四及中五學生,於5月1至6日參加由本校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舉辦的「『一中在邊城』新疆國家安全探索之旅」,沿著古絲綢之路的足迹,探訪世界文化遺產、體驗多元民族風情,並見證獨特的地理奇觀。

 

同學首站抵達吐魯番,考察葡萄溝、坎兒井灌溉系統等,揭示這項與長城、運河齊名的地下水利工程,配合經濟、糧食、資源安全的元素;又走進交河故城、高昌故城,分別了解唐代遺存的生土建築群及玄奘講經的遺址,學習西域文化東傳的歷史;更有機會品嚐烤全羊宴、欣賞熱情的木卡姆歌舞表演,了解維吾爾族的文化。火焰山的赭紅色山體,令師生切身感受《西遊記》的壯闊場景。

 

至於在烏魯木齊的行程考察點,包括:在新疆博物館細讀多元文明交融的證據;又漫步紅山公園,遠眺天山腳下的烏市全景;更在新疆古生態園與汗血寶馬、矽化木群近距離接觸;在充滿異域風情的國際大巴扎拱頂市場,近距離觀賞和田美玉、艾德萊斯綢、民族樂器等特色紀念品。壓軸行程來到海拔1980米的天山天池風景區,雪峰倒映的瑤池美景讓師生讚歎祖國山河之美,為旅程畫下圓滿句點。

 

以下是學生的行程感想:

 

很開心能夠參與這次新疆之旅。在這旅程中,雖然只是遊覧了新疆一部分的景點,也令我對距離香港4000公里的新疆有更深入了解,參觀的景點也十分多元化,當中也讓我認識到新疆的「國家安全」領域和文化多元性。

 

首先,是文化安全。文化安全令一個地方的歷史和文物保護得到了保障。在旅程中,我們參觀了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」,博物館內有多達13個展館和大量出土文物,也保存了給遊客觀賞和了解,能令其他人了解到有關新疆的歷史和發展,也有足夠的保育措施來保護文物以免受到傷害,也有導遊的詳細講解,令我增廣見聞。

 

其次,是資源安全。資源安全對一個地方的發展產生有莫大的關係。在旅程中,我們途經了全國最大風力發電場—達坂城風力電站,在公路兩旁的空地安裝了許多大型的風力發電機,因為發電機的數量每年也不斷增加,所以數量難以估量,但規模成千上萬,這些收集回來的資源能足夠應付未來100年的資源需求,令市民不會因資源而感到擔憂,也能有助發展。

 

最後,是經濟安全。經濟安全能提升當地的生產總值,從而提升競爭力。在旅程中,我們遊覧了國際大巴扎,那裏的規摸十分龐大、產品的種類十分多、價格方面也有分別,也有一些是手工藝品,讓旅客選擇,有大量的遊客也會在此購買當地特產,所以人數也非常多,不但令我們了解到當地特產,既令我們了解到當地的人如何維持生計,也能以一傳十、十傳百的方式,讓更多旅客有前來的意慾,也能帶起其他方面的經濟,例如,旅遊業和餐飲業。

 

整個旅程中,我最難忘的事情是全部人吃完飯一起跳舞,雖然每個人的舞姿都很笨拙,但每個人舞蹈時都展現出燦爛的笑容。我最喜愛的景點是天山,因為可能是一輩子也去不了一次的地方,可見到如此壯觀的畫面!這次旅行也令我意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,感受到新疆的熱情,例如在大巴扎買手信時老闆娘熱情地泡茶給我們,給我們打折扣。最後,要感謝學校及老師的組織、統籌與帶領,令我擁有這一段深刻難忘的回憶。